C 考题变脸! 政治题活 郭沫若“脑补”马克思与孔子对话
“有段材料节选自郭沫若文章《马克思进文庙》特别有意思,大致说的是马克思进文庙向孔子讨教,两人还来了场千年对话。”昨天上午11点30分,走出考场的考生热议起考题。考试结束后,很快就有人将《马克思进文庙》这篇文章全文贴了出来,“十月十五日丁祭过后的第二天,孔子和他的得意门生颜回、子路、子贡三位在上海的文庙里吃着冷肉的时候,有四位年轻的大班抬了一乘朱红漆的四轿,一直闯进庙来,里面走出一位脸如螃蟹,胡须满肋的西洋人来,原来这胡子螃蟹脸就是马克思。孔子一见来的是马克思,他便禁不得惊喜着叫出:啊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呀!你来到敝庙里来,有什么见教呢?马克思说:我是特为领教而来。我们的主义已经传到你们中国,我希望在你们中国能够实现……”记者注意到全文有3000多字,考生回忆说考题中节选了其中的几百字孔子与马克思的一对一答。
此文的“穿越”引发了网友搞笑热议,“郭沫若90年前就写了穿越文啊。”这道“穿越风”满满的材料后紧跟的提问是“‘马克思进文庙’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如何理解孔子与马克思对话中谈到的他们之间思想上的‘不同’与‘一致’一题。”采访中,不少考生回答的挺机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位女生巧妙地利用了材料中提供的时间节点“1925年”,此时正是新文化运动的后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正如火如荼的传播。
“蚂蚁、大象、大猫、小猫,出题老师是逛完动物园回来出题的吗?”政治卷中,有考生回忆说,有一道材料题用“蚂蚁”、“大象”比喻互联网思维。“大猫”“小猫”考的是经济问题,经济学家成思危讲过这样一则寓言:著名科学家牛顿领养了一只大猫一只小猫,他在墙上开了一个大洞,一个小洞,有人笑话他说,你还是大科学家呢,开一个洞就够了,小猫也可以走大洞嘛。牛顿说不对,如果两个猫同时要出去,那大洞肯定被大猫占住了,小猫就无路可走。在这段材料后附上的提问“现阶段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应坚持‘让大猫小猫都有路走’?”据政治老师分析,材料中的“大猫”指公有制经济,“小猫”指非公有制经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