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制度改革:两校均实施“预聘—长聘”制度
教师是大学发展的核心,应用人力资源理念而非传统的人事管理观念来认识教师队伍建设和人事制度改革,合理规划教师队伍布局,改革岗位聘任和薪酬体系,通过制度设计激励那些形成竞争优势的教师的行为,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人力资源的保值和和增值。
北大、清华建立教师队伍分系列管理改革,分为教学科研系列、教学系列和科研系列,实行岗位分类管理,建立分类评价体系,制定薪酬分类制度,符合现代大学教师队伍发展趋势。通过分系列管理和分类聘任制度有助于进一步激活各类人才潜力并发挥其效力。
为了建设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北大、清华实施了“预聘—长聘”制度。国际上存在美国高校教师的“长聘制度”和欧洲大学教师“梯队制”这两种类型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虽然“梯队制”有利于发挥资深教授的核心作用,但它不利于青年教师的脱颖而出,不利于青年教师在最具有创造力的年龄充分发挥其潜力和聪明才智。而长聘制就是要求预聘教师在经历五六年的考核期后才能成为长聘教师。预聘阶段压力很大,这是在学术潜力最佳年龄段给予较大压力,促使青年教师发挥其最大潜能。经过预聘考核留下来的长聘教师的学术水准和研究能力应该是比较优秀的,其以后从事学术研究也具有较为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开展周期较长、创造性较强的工作。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