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新闻 >

吴德星:科教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3)

2014-12-12 14:44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2.“科教融合”的内涵

  我认为,大学范围内的“科教融合”实际上就是明确科研在大学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地位与作用,在科研过程中实现教育的目的,即寓教于研。在“科教融合”的育人过程中,教师的职责重在提醒和启发,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理性批判、去探索问题。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递知识,而是要告诉学生知识是怎么得来的和怎么才能创造出新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具备知识的直觉性--大约结果会是怎么样?这是我理解的教育和研究相互融合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以其特有的品格、知识和精神等综合修养,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科研指导,从而实现教育和培养的目的。

  3. 实现“科教融合”必须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

  实现“科教融合”,充分发挥科研支撑教学的作用,必须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如何将研究思维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在科研教育中贯穿重在培养提出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如何使科研资源、科技成果以及前沿课题不断有效地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促进创新人才快速成长。只有如此,培养创新人才这一大学的根本任务才有可能高质量地实现。我们知道,大学的主体之一是教师,大学教师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他在大学的工作本身就是科教一体的。但由于前面谈到的将教学和科研割裂考核的旧的评价体系,使得教师“奔波”于“学术GDP”和“教学工作量GDP”的纯数量型表格中,极大影响了教师教学和科研的质量。

  因此,要真正实现“科教融合”,必须以提升研究和教学质量为导向,以改变陈旧的理念和改革陈旧的机制体制为动力,创造性地完善业绩评价体系。抑制对功利性、短视性的科研行为和工分制教学工作量的追求,把科研和教学评价以及教师的管理逐步还原到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上去。支持教师把不断丰富的科技成果和科学思维资源视为既是完成科研任务的必然要求,更是通过科学研究与教学联动,为学生提供讨论式和研究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热情,营造自主创新的氛围,实现“学、研、用”能力的共同提升,将寓教于研的思想贯穿于教学组织和教学活动中,“科教融合”才能真正实现。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