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亟待补课
龙敏飞(自由职业者):事实上,青少年自杀的问题不仅在我国有,在全球都有。而在国外,则有不少的先进的经验。如在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死亡教育逐渐成为美国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研究表明,有些州在中小学开设了死亡教育后,自杀率有了非常明显的下降。而在英国,则非常重视挫折教育,除了经常出极富挑战性的试题让学生受挫外,还有些学校会设“失败周”,并会邀请名人来演讲,此外,在家庭教育方面,英国家长也常常把给孩子失败的机会挂在嘴边。
国外对挫折教育的重视,无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适当地训练起孩子承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无疑是很有必要的。因而,当一些青少年连续因受挫而自杀,这的确应给我们足够的警示: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应及时补上挫折教育这一课。
呼唤大学生就业理性化
纪鹏(时评主编):当下大学生就业的确有难度,此事不可回避,这是现实。就大学生求职难的根源而言,这里有岗位少、竞争人数多的原因。也有大学生不能放低身段,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原因。再看一个正面例子,距离大学毕业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5月19日,2014“圆梦青岛”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青岛大学体育馆内举行,部分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降低标准以求抓住最后几次求职机会。
综合来看,大学生求职需要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说实话,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总是有些人过分在意“门当户对“,非要专业对口、待遇高这些所谓的“硬件”,往往忽视了自己求职的内心“软件”健康。正如郑州大学(招生办)一名教授所言,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或研究生,求职难是很常见的,有压力也正常,要学会调节自己。风雨之后见彩虹,挫折也是一种历练,叫人更坚强,遇到困难不逃避,要对自己有信心,必有用武之地”。
首页 上一页 1 2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