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新闻 >

河南农大被指违规招生 被骗学生还在等答案(2)

2014-12-10 00:18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农大声称自己也是“受害者”,却未诉诸法律“维权”,还垫资退学费

  学生和家长去学校讨要说法的次日清晨,10月10日,河南农大的微博对外解释,并抛出了一个机构:河南思远信息技术职业培训学校。

  在这份情况说明里,农大声称,农大经济与管理学院2014年4月与河南思远信息技术职业培训学校签订过一份合作协议,合作内容限定为专升本自学考试。但该公司冒用了农大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名义,从事私制印章、欺诈宣传、招录及收费等非法行为,擅自招收所谓“普招大专、自考本科”学生。

  虽声称被“冒用名义、私制印章”,但农大方面,并没有展示这一说法的依据。例如“被冒用”的具体协议,或录取、收费的真伪两套印章的照片。

  10月13日,郑州市公安局一则微博让“冒用”说充满疑点。经侦查,警方刑拘的4人中,出现了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杨某的身影。警方表示将对此案“严查到底”。

  11月15日,农大对外宣布,他们从11月11日起,就开始对受骗人员“垫资退款”。领款学生需签署“保证书”。至18日下午,发布称299人中已有295人办理了退费手续。

  对此,多家媒体评论:急于“垫资退费”,为“李鬼”买单,不合情理。河南农大既然是“受害者”,最关键的是消除疑点,公开事实,依法维权。对于各方舆论,校方不予回应。

  但陷入“招生诈骗”的学生不止这299人。有媒体又发现了百余学生被安排到河南财经学校上课,还有的被安排在中州大学上课。他们提出同样要求,学校财务处让他们“等消息吧”,便再无人问津。

  既有合作协议,又说被冒名,校方自辩难服众

  早在今年5月,思远信息技术职业培训学校就在河南省人社厅年检中,因不合格被曝光。校方的辩解中,既有“合作协议”,又被“冒名”,外界始终听不懂其中奥妙。目前校方三缄其口,主管部门未予表态,但向几所高校管理层询问,被告知这种情况“几乎是公开的秘密”,“国内高校中并不少见,只是农大暴露出来罢了”。

  河南一位高校行政人员透露:培训机构就是靠打着某高校的旗号招徕生源,高校下面的院系靠联合社会力量计划外招生、搞培训或联合办学实现创收。或口头协议,或擦边球协议,俨然成为一些高校下属学院重要的经费来源。尤其是近些年大建新校区,老校区空出了足够的场地可以容纳招生。“学生活动在校园里,学校可能不知道吗?”

  另据一位曾在培训机构工作的人员介绍,民营机构和公办学校的合作就是打大旗,拉生源,搞培训,几年后拿的不过是成人教育或自考文凭。只要有正规高校、本科教育的幌子,不愁拉不来生源。当然,占用正规学校的公共资源,收入双方分成。“招生电话里说本科文凭、网上可查。学生冲着学校牌子就来了,他也不会较真问在哪个网可查……”

  事实上,早在2007年,河南省教育厅就下发文件,转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部属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河南各普通高校从2007年秋季开始,停止招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脱产班,并不得与其他机构合作举办上述脱产班。各高校不得以任何形式,转移招生录取的职责和权力,不得委托个人或中介机构代理招生,不得发布模糊和虚假信息误导学生。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