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围绕公开的内容、方式以及监督的途径三个方面的‘有效性’研究制定了《清单》。”教育部办公厅负责人说。从公众最关注、最敏感的领域入手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无疑是划定高校行政权力边界的一次积极尝试。
不规避“雷区”,不回避矛盾,逐渐成为高校信息公开的一种常态。东北大学详细公开了特殊类型招生的入选考生资格及测试结果,包括所在中学、资格证书等级及编号、测试具体成绩、分数等;北京师范大学公开了33个学院拟录取硕士研究生名单,包括报考专业、姓名、编号、初试复试和总成绩、是否为推免生等;复旦大学在专栏公开了每个月拟任干部提拔任用前的公示信息,对选任科级岗位、挂职岗位也进行了公示;北京外国语大学、四川大学详尽地公开了每一位校级领导干部社会兼职情况;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及时在专栏公开仪器设备、图书、药品等物资设备采购和重大基建工程的招投标情况;华东师范大学公布了学校年度资产管理报告书,详述了资产总量以及变动情况;中国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在专栏公开了受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回应公众关切,接受社会监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