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新闻 >

西南交大将推大数据校园 学生收预警:小心挂科(2)

2014-10-22 19:31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B

  实践

  课程预警系统投用 半期时预警组织学生补习

  据郝莉介绍,目前,学校的一些数据收集和数据整合工作已经开始,而课程预警已进行了一些尝试。

  在西南交大教务网上,有一套课程预警系统。因为该校不少课程都要求老师平常有很多次的考试和点评,半期的时候,老师会发现一些学生在课程学习时遇到问题,觉得学生到期末考试肯定会有问题,就需要登录教务网,给该生发布课程预警,学生本人、导师、辅导员等都会收到预警通知,导师、辅导员会找到学生,组织该生参与课程班的补习等等。

  “在上学期,就有几百个学生得到预警。”郝莉说,以前学生都是到期末才知道自己哪门课程可能过不了,现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就可以提前预警,督促其学习。

  目前,西南交大的学生都有“学生数据档案”,学生在大学里的所有“痕迹”,包括听了多少讲座、上了哪些课程、参加过哪些社团活动、获得了哪些奖项等内容,学校都会记录在案,到了毕业时,绘制出学生的“成长轨迹”,为学生的职业规划、求职等提供数据支撑。

  据华西都市报记者了解,在四川其他高校中,也有学校在进行大数据的收集,且已经运用到学生的生活中。

  C

  观点

  数据收集不是监控学生 是为学校决策提供参考

  通过网络定位学生行为轨迹,能知道学生消费、进出寝室教室的记录,这是否意味着学生的行踪被监控,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其实不然。郝莉说,如今,“大数据”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学校做数据收集,不会去强调每个人的情况,而是查看学生整体的学习生活状况,为学校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比如,哪种实验设备学生用得较多,需要重新购置;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老师为学生“私人定制”个性化发展方案等。“我们所有数据的挖掘和利用,其实都是为了学生,这就是高校一直在提的个性化发展和精细化管理。”

  而在同样实行大数据收集的另一所高校,做出的数据分析运用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甚至作为项目的负责人,都没有权利看到任何一个学生的真实信息。对“校园一卡通”的数据处理,学校工作人员也只能看到消费金额,看不到购买的具体物品,也看不见学生的姓名、学号等信息。所有学生都是以一个匿名代码的形式在数据中呈现。

首页 上一页 1 2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