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将有学业导师
《意见》要求高校实行学业导师制度。学校为学生配备学业导师,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安排学习进度,指导学生每学期选课、学习。
同时,建立大学生互助学习激励机制、同辈教育与学业互助机制等。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为各年级各专业学生之间互助学习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持与硬件条件支撑。
一次免费补考机会
学生所修读的课程经考核合格,可获得该课程学分。考核不合格的课程,学校应提供一次免费补考机会。补考仍不合格的,必修课应按规定重修,选修课可按学校规定重修或另选修其他课程。
未来,各高校将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确定弹性修业年限的范围,并确定学生保留入学资格、保留学籍、休学、停学创业等有关期限。
在学校规定的弹性修业年限范围内,学生可连续在籍学习,也可根据个人的特殊需要和实际情况申请暂时中断学习,分阶段完成学业;提前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准予提前毕业。
《意见》还明确提出,鼓励探索并逐步健全与学分制管理相适应的收费制度。
省内部分高校
已经启动改革
据了解,目前省内高校已逐步开始了全面学分制改革,其中,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作为教育部的全面学分制改革试点,制定了全套培养方案,并已从去年开始推行全面学分制。而且管理学院已经实现了按学分收费,每学分66元,每学年选多少课就交多少钱。
而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也已经制定了一整套全面学分制方案,院长喻世友表示,《意见》虽然没有明确出现“全面学分制”的字眼,但给省内高校实现这一目标预留了足够的空间,可以说,这项改革,广东走在了全国前列。
喻世友表示,实现全面学分制以后,学生在修满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后,其他学分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这就逼着学生在大学时‘立志’,很多大学生到毕业了都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改革后,学生就要边学边思考,明确自己要做什么。学生的个体差别也将得以体现。”此外,一直困扰着学生和学校的转专业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喻世友指出,目前大学毕业生普遍缺乏社会阅历,对社会的知识非常浅,全面学分制政策下,将有更多学生选择“间隔年”社会实践,这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自主创业的学生都是好消息。
喻世友同时指出,全面学分制改革也面临着挑战,后勤、教学管理的方式都将发生较大的变化,班级概念将减弱,对学生自主性的要求也会更高。
首页 上一页 1 2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