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欠款
凸显不少学生诚信缺失
位于天津白堤路的某支行网点负责人告诉记者,大学毕业生拖欠还款主要有三个原因:无力还款、对贷款政策不了解和恶意欠款。其中,无力还款主要是因为就业问题,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有的一时找不到工作,没有收入,有的工资不高,或收入不稳定。该网点日常有大量的助学不良贷款需要核销,所谓核销就是银行经过多种努力认定贷款没有收回的可能性,于是将贷款账务消除,并计入借款人的征信。该负责人坦言,对于银行来说,这并不是件“好差事”,谁都不愿意接,因为不良率是对经营的重要考核指标,但是也的确没有办法。
“我们是国有银行,这是履行社会责任,尽管教育助学贷款的不良率偏高,但是作为任务,还是要必须做好这项工作。”该行网点负责人说。
记者调查了解到,助学贷款不良率居高不下,原因首先有“三难”:学生毕业后“联系难”、不良贷款诉讼法律文书司法“送达难”以及诉讼判决后“执行难”。
根据助学贷款合同约定,贷款学生还款期限是在毕业以后,此时借款人流动性大、信息变更普遍,及时掌握最新联系方式难度大。一位法院的法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还款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失去了联系。而据统计显示,国家助学贷款诉讼案件中,大约60%无法按照原合同反映的联系地址一次性有效送达。而即使找到当事人,执行判决结果的难度也很大。
记者调查发现,就业难、工资低等多重原因导致一些毕业生无力还款,但同时也存在恶意欠款现象,凸显了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困境。
“幸亏有了国家助学贷款,我才能把这四年大学读完。”近日,刚刚大学毕业的小陈告诉记者,和他同样幸运的还有班里的其他三、四个贫困生,他们都在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下顺利完成了学业。“现在最紧迫的就是好好工作,然后将贷款按时还上。”
说起违约,不少人表示并不是故意拖欠,目前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但是工资也就差不多只能糊口。为了找到待遇好的工作,不断地跳槽,但在两年内就有一份稳定且待遇不错的工作的毕竟是少数。
建立失信惩罚机制
让违约代价“看得见”
天津科技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一位老师说,国家的助学贷款实际上就是一笔“诚信债务”,如果学生逾期不还,只能说明学生诚信缺失。虽然部分学生毕业后由于各种原因还不起贷款,但也不能故意逃避,应及时通知学校和银行,协商延期还款。
记者致电央行征信中心,客服人员介绍说,如果助学贷款逾期没有还款,会被计入个人信用报告,包括金额和逾期时间等,并且会被长期保留,如果当事人此后申请信用卡或办理贷款业务,相关银行也可以查询到这些征信记录。今后,无论该学生到哪里工作,办理购车、购房贷款都可能被银行拒之门外。
据悉,央行天津分行已与天津大学等5所高校签订协议,推动高校将征信知识纳入选修课程当中,加强征信知识宣传教育工作,但即便如此,大学生还款数据仍不甚理想。
对此,天津市某大型国有银行个贷客户经理李先生向记者介绍:“特别是外地生源在校园地申请助学贷款,外地催收难度很大,客观上增加了违约的概率。个别学生认为毕业以后离开这座城市,更换联系方式,就不会有人知道自己的贷款记录,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为了自己的信用,借款人应该严格履行与银行的协议,按照计划还款。”
经常审理助学贷款违约案的一位法官对记者说,助学贷款不能及时收回,受损害的不仅有银行,还有学生个人的信用、社会各界的温暖关爱,以及良好的助学机制。
据悉,目前金融机构的约束机制较多,如不良诚信记录,在办理信用卡和贷款时都会被限制。但在社会其他领域,诚信机制的建设还相对较弱,如在招录公务员时就没有对诚信进行审查。
此外,有专家认为,“降低助学贷款不良率,提高还款率,高校也要担负起相应责任来。表面上看来,还贷工作只是针对学生的琐碎工作,可实际在很大程度上,大学生的还贷能力反映着高校的培养能力。”
首页 上一页 1 2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