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转专业比例可再扩大一些
●熊贵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
学生当初在填报志愿时,自己和父母的意愿其实都不太清楚,只有在上了大一之后,才有明确的定位,到底喜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是否愿意从事这个专业。所以,一年之后,给大家一个机会重新选择专业,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但如果转专业对全部学生放开,学校有可能会出现混乱的现象,教务部门和各个专业就得疲于应付各种学生提出的要求。热门专业肯定会出现扎堆的现象,导致师资紧缺,而冷门专业则会出现老师闲置的问题。
有的时候,学生的选择也是盲目的,大一的时候,并没有学多少专业课,更多学的是基础课、公共课,一些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了解得并不是很多。曾有一个学生,特别想去新闻系,认为新闻系是自己的理想,尽管老师提醒她,从事新闻工作未必就非要上新闻系,而且目前新闻行业的就业竞争压力比较大,但这个学生就是听不进去。听她的描述,她其实是对新闻不了解的。
目前高校对转专业适当开了一个口子,还是不错的,但比例应该再稍微扩大一些。
高校对转专业管得太多
●储朝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对转专业进行人数方面的限制,主要是由于一些高校师资跟不上。同时,很多学生转专业也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认为学习了某个专业后,毕业后好找工作、工作收入高,这样就可能会对某些热门专业造成一定的压力,形成不同专业的不平衡。
目前高校对于转专业的现状是管得太多。我们做过一项调查,新入学的学生中有60%都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学生填报志愿跟录取机制相关,录取一般跟成绩挂钩,高校一看这个学生这门功课的成绩不错就招进相应的专业里,但这个专业未必是学生真正喜欢的。
目前我国大学背后的理念不是为学生成长方向服务,而是服从行政的要求、行政的安排来组织教学进行管理。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向现代大学制度转型,让大学真正把学生放在中心,把教育放在中心。
放开转专业的前提条件是要有规范、有条件,能证明学生在自己想转的专业里有优势,有潜能。保证这个转专业不是贸然的行为。
国内经验
中国科技大学
百分百满足学生转专业要求
中科大的转专业政策国内领跑,实现了百分百满足学生转专业要求。基本上,学生只要过了面试关,就能够如愿转成专业,并不需要转出院系的批准。
中科大表示,在实现了自由转专业的情况下,学校并未出现学生向某些热门专业过度集中,导致教学资源失衡的局面。总体上学生的选择越来越理性,各专业转入转出人数基本持平。
中科大相关负责人表示,“均衡”的结果,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学生对专业的了解。每到大一、大二下学期快结束的时候,中科大各院系会以专题报告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专业,还会组织感兴趣的同学深入实验室和科研项目实地考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