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江西宜春三中高三学生柳艳兵在开往金瑞的中巴车上夺下歹徒胡乱砍杀的凶刀。车上有35名乘客,只有柳艳兵挺身而出。夺刀前,他的头部、肩背部已经负伤。
这样一个危急时刻的举动,对于柳艳兵而言几乎是出于一个少年的本能。谁也没能想到,之后一个多月里,这个举动对于他的父母、学校、老家、所在城市,甚至租住的350元的小屋,都发生了极其深刻而巨大的影响。
少年之变
“我现在感觉挺累的”
前天上午,柳艳兵又一次回到了医院。连日来,出院后尚未恢复的身体、高强度的复习和考试,再加上媒体的“前堵后截”,他的休息严重不足,伤口也出现了发炎和化脓的状况,医生对他的伤口进行了换药和重新包扎。
“我现在感觉挺累的。”柳艳兵疲惫地说,一方面来自于身体,另一方面他需要考虑和应对各种事情,比如媒体采访、学校选择等。
5月31日,柳艳兵在宜春公交车上从歹徒手中奋不顾身夺刀。事件在央视等媒体报道后,除了全国各地蜂拥而来的媒体还有荣誉及各种称赞。遗憾中错失的高考也换来了教育部门特别安排的“单独高考”。考试期间两家人都在学校吃住,不受外界影响。不过即使如此,在当天晚上依旧有多家媒体记者进入学校宿舍拍摄采访。
7月3日傍晚,两天的特殊高考结束。但媒体依然保持着高度热情,多家媒体记者在校门口等候。为了抢拍摄位子,还发生了两家媒体的记者相互推搡等小冲突。
高考结束的当天晚上6点,柳艳兵又开始接受媒体的采访。
父亲之变
对媒体采访来者不拒
柳艳兵性格内向,加上身体受伤尚未恢复,他在媒体面前说不了太多。这个时候,父亲柳日生就扮演起其“形象代言人”的角色。从开始的小心翼翼、不知所措,到如今柳日生已经能熟练自如地面对媒体,介绍儿子各方面的情况。
父亲柳日生不想错过任何一个让儿子“受关注”的机会。有一天,柳日生没带手机出了趟门,回来后发现几十个未接来电,他都一一回拨过去,询问情况,生怕漏掉某个关注。一分钟2毛钱的套餐,平常月话费不到百元的柳日生,6月份的话费达到了600多元。7月4日,在和记者交谈的半个小时里,他陆陆续续接了二十多个电话。
在媒体采访中,柳日生的想法偶尔也会摇摆不定。在媒体聚焦下,柳艳兵一家获得了不少捐款,但具体数目柳日生并未透露,仅说每一笔款项都有详细记录。对于媒体的采访要求,包括摆拍、跟拍,柳日生都不会拒绝,在最后会补一句“到时候再看看艳兵会不会愿意”。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