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自主招生要打破单一“分数论”
此次发布的自主招生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和家长都对自主招生表现出了强烈的改革热情。缘何如此?我认为有以下两点原因。一是由于目前的自主招生没有打破单一的“分数论”,甚至演变成了高校抢夺生源的手段,实则沦为“伪自主招生”。二是由于有着加分等优惠,学校虽有自主权,但由于没有很好的约束机制,导致“加分腐败”土壤的滋生。
真正意义的自主招生,是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多所学校,同时获得多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然后自主确认。这就意味着学校拥有完整的招生自主权,依靠学生考分高低依次投档、依次录取的集中录取制度被瓦解。
我认为,我国高考改革的核心是打破集中录取。自主招生改革的重点在于录取形式改革,当学校可以充分自主录取,各种考试对大学来说,就变成了提供考试服务,大学既可以选择目前的统一高考作为自主招生的笔试成绩,也可认可某一社会机构组织的考试为笔试成绩。这样的自主招生,就实现了教招考的真正分离——中学自主教育、考试社会组织、大学自主招生。随着自主招生公信力的确立,一年可考多次,学生可以以最好的成绩去申请,这就实现了政府宏观管理、社会机构组织考试、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考试的格局。
在我看来,学生与家长的意愿与高考改革的思路和走向是相吻合的。但是,大众的呼吁能否与改革现实契合,还很难说,也需要时间的检验。目前大家对自主招生中的不公平质疑,根源在于自主招生的制度设计存在问题,以及高校对自主招生的理解出现偏差,如果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招生,不但不会制造不公,反而可以把自主招生作为公平的调节器,促进考试公平和教育公平。(本报记者 晋浩天整理)
首页 上一页 1 2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