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新闻 >

调查显示近六成大学生认为校训缺个性(2)

2014-05-27 11:55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国外校训生动

  十分重视对真理的追求

  相对国内高校校训的四平八稳,国外高校校训显然生动得多。例如,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加州理工学院的校训是“真理使人自由”,耶鲁大学的校训是“真理和光明”,霍普金斯大学的校训是“真理使你成为自由人”。这些高校的校训虽然确立的年代不同,但是都强调追求真理,从中也折射出这些大学严谨的办学理念。

  “国外校训的字面意思简单明了,十分接地气,具有前瞻性。国内的校训姿态放得比较高,过多的追求辞藻的押韵和对称,与现实联系不紧密。”长江职业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大四学生吴鹏说道。

  “一些学生之所以不理解自己学校的校训,一是因为一些高校的校训教育不够,并没有沉淀为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所以导致校训没有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痕迹;二是很多高校校训内容雷同,字数相仿,不便记忆。而国外的高校校训内容实事求是,按照校训来塑造学生的内在品格,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武昌理工学院学工处常务副处长王海涛表示。

  校训呼唤个性与特色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两成大学生喜欢国内校训,认为国内校训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

  在调查一个好的校训应该具备什么条件时,36%的学生认为一个好的校训应该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32%的学生选择了“能给师生以鼓励、警示”这一项,28%的学生认为好的校训应该与时俱进,易于理解记忆。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李强老师表示,“好的校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学校历史的文化积淀。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教育学博士、河南工业大学刘广明教授一直关注高校的校训问题。他说,“校训的同质化、政治化、口号化严重,没有特色,没有内涵、没有文化,学生就不愿意记。同时,目前学校对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教育越来越弱。”(记者屈建成 通讯员刘明杨 彭俊)

首页 上一页 1 2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