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雪中送炭,不是锦上添花”
徐扬生曾说,中大(深圳)开设的专业符合未来十几、二十年珠三角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访问后,记者才知道他这样说的底气,原来学校做了大量调研。徐扬生自己就搜集了内地尤其是珠三角、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地优质高校的专业,并做了对比研究。
“比如说,深圳要建国际金融中心,需要至少3000名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再比如,在生物医药工程领域,深圳是中国第二重镇;新能源、基因学领域也一样……”
由此,徐扬生进一步指出:“我们在深圳办学的初衷之一是雪中送炭,不是锦上添花。”
师资方面,中大(深圳)正在全球进行招聘,其中院长或资深师资通过国际猎头公司招揽。徐扬生介绍称,目前3位副校长已报到,第一年开设的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和经济学3个专业的师资也已准备就绪,不少教授是长期在国外工作或于海外顶尖高校取得博士学位的华人。
“培养引领者而非跟随者”
“中大(深圳)用什么打动这些海外人才呢?”记者问。“第一,他们真的想为国家教育事业做点事;第二,他们希望有与国际接轨的研究教学环境;第三,待遇不能比海外差,”徐扬生一语道破,“这些人才不是冲着钱来,但留住他们需要钱。”
实际上,徐扬生就是位“海归”。他出生于浙江,青少年时期赶上“文革”,1977年恢复高考(微博)那年考上大学,后赴美国留学 (微博) 继而工作,1997年香港回归前到港中大任教。这位下乡插队时的小学代课老师,如今成为科学家、院士、校长,始终心怀教育。
“有人说,中国近代前一百年的历史就是‘海归’如何带动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我同意,那后面一百年呢?如果还是这样,我为中国感到悲哀,”徐扬生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培养引领者,而不是跟随者。”
首页 上一页 1 2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