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新闻 >

保研硕士生因就业受挫自缢 曾被称“学术帝”(2)

2014-05-07 13:43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毕业焦虑症

  在遗书中,除了无法按时毕业,找不到工作是蔡洁挺陷入绝望的另一个原因。

  去年12月,同学李军(化名)在宿舍楼下碰到蔡洁挺,蔡怅然说,“目前论文还没写,工作也还在找。”

  今年1月份,几位同学一起吃饭,吐槽求职各种遭遇,小蔡只是认真地听着,偶尔笑一笑,始终不怎么说话。“看得出他有心事,不方便说罢了。”一位同学说。

  李军3月再见到蔡洁挺时,他脸上起了很多痘,“神色很压抑”。他告诉李军,之前应聘上一家海口的公司,但嫌远,没去,他想在珠三角找工作。但对于历史系毕业生,找工作压力不小。

  也是今年毕业的蔡洁挺同系同学李岩(化名)介绍,历史系一直是中山大学的强势学科,但这个让学生们“倍感傲娇的专业”在面对市场时就不那么强势了。许多招聘文职的企业在招聘条件中写明了要中文、哲学系,却少有要历史系。

  本科毕业时,奔波在各城市间找寻工作的李岩曾在火车上痛哭起来,“很强的挫败感。”他不知投了多少企业,回应寥寥无几。尽管特意选择发展落后的小城市的中学,可还是以失败告终。

  据新华社昨日报道,蔡洁挺虽然是极端案例,但随着毕业季来临,毕业生对于未来的焦虑心态普遍存在。一所一线城市理工名校的硕士毕业生坦言:“越是好学校的学生,找工作的心理落差越大,会倾向于自责,觉得对不起所有人。”

  甚至还有个别的受访毕业生称,面临未知世界的诸多不如意,失眠常常光顾,有时在挫败和孤立中确实处于崩溃边缘。

  冷门专业对口工作“难得”

  除了历史系的就业压力,蔡洁挺的专业相对冷门,也令他在找工作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

  蔡洁挺的专业是文物与博物馆专业,专业对口的工作基本集中在博物馆、纪念堂,但其中机会非常“难得”。

  同样是中山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毕业的小林在校时曾在广东一家小博物馆实习过半年,但她对一个月两三千的收入和“半年就办一次展览”的工作十分不满。

  广东省博物馆是小林等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生羡慕的地方,工资高,各式展览也多,可招聘条件让小林等人望而生畏:“一般都要海归。”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