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有一流的高校管理。提高高校管理质量、加强建设高素质管理队伍,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四个不”如果仅仅是个人的承诺,对于高校管理水平的提升是非常有限的。专家建言:只有学校整体管理队伍的工作投入度更高、工作能力更强,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我们继续来听报道:
如此校长理念的不仅仅是董奇。之前,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退出该校“学术委员会”;接着,湖南大学校长赵跃宇承诺在任期间“不申报新科研课题,不新带研究生”。
一直以来,我国的大学校长都是一边担任校长职务,一边继续从事科研,包括申请课题、申报各种奖项。有些人曾认为,这可以让校长更大程度地发挥作用。否则,如果一名学者担任校长之后,就不再从事学术研究,便失去了教育者的身份,这是对校长本人和学术研究的浪费。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并不赞同这种观点。
熊丙奇:一些学术能力比较强的学者担任这个校长职务之后,还继续从事学术研究,这就把校长这个职位当成了一个兼职就可以完成的任务。而作为一所现代大学,它肯定恩是需要校长全身心的投入,然后才能够完成管理的工作。校长一方面从事管理工作,而另一方面从事学术研究,这导致了高校的行政权、学术权严重不分。
据了解,2011年科技部公布的“973计划”项目,由大学承担的占63项。其中,项目首席科学家为现任大学校长、副校长、校长助理等担任校级行政职务的共计16项。去年,中科院、工程院新增院士公布时,媒体统计发现,新增工程院院士中现任或曾任高校校长、副校长的共有16名,占29.6%。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魏士强指出,推动校长职业化是发展目标,但是完成校长职业化还需要过程。
魏士强:大学校长应该是教学科研这方面的专家,他要懂得教学科研的基本规律,懂得育人的规律。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反对院士,有的科学家,深厚潜质的这些同志们来担任校长职务。但是既然做校长,要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校的管理。因为办好一个大学、管理好一所学校,它所产生的意义远远比他们自己当上院士的意义和贡献更大。(记者车丽 李欣)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