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新闻 >

入学在即网晒大学生入学账 家长感叹“烧钱季”(2)

2012-08-20 09:46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年代记

  30年入学花费 前后相差百倍

  从主流消费的趋势来看,高校新生开学前的消费的确在攀高。

  “入学装备花费只有大约100元。”成都市民贾先生回忆起1983年读大学的情景,当时把棉被、衣服、日常生活用品装在一个大包里,放到自行车上就去报到了,加上交通费,不计学费的话,要100元左右。

  “我的入学装备,花了两三百元,”市民谭先生在1992年读的大学,当时被服用品费用已有所上涨,加上旅途费用,装备费已开始走高。

  市民石先生则是2001年读的大学,他表示,除了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外,还买了个录音机以便学习英语,“入学装备”总共花了五六百元,而同学中有花费大的则超过千元。

  而现在,普通学生入学装备动辄就要近万元。

  四个年代,30年左右的跨度,前后对比,花费相差百倍左右。

  四个年代“装备账”

  1980年代:约100元

  1990年代:200-300元

  2000年代:500元-1000元

  2010年代:一般上万元

  ○透视

  当代新生两幕对比

  学弟,读书不是比哪个花钱多

  爹想送个高配本本

  儿子只选二手货

  “爸,您真的别买新的,我们到三楼去看看买台二手笔记本电脑就行了。”

  “买!要买就买台好的。”

  “买新的,掉了太可惜了。”……这是记者昨日来到磨子桥电脑城目睹的一幕争执。父亲黄先生称,他们夫妻都在成都打工,儿子考上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我想到他学习中要涉及制图,需要一台配置高的电脑。”最终,儿子赢了,黄先生为孩子的懂事而十分高兴。

  妈买不起高档眼镜

  儿子居然气跑了

  然而,在建设路一家眼镜专卖店门口记者却见到另一幕:

  一位妇女追赶着一名少年,口里喊着儿子的名字。

  “去年年底,他才配了一副眼镜,马上要到大学读书了,他说要重新配一副眼镜,我也同意了。谁知,他坚持要配1000多元的眼镜,我一月工资收入才不到3000元,就建议配400多元的,一气之下他就冲出店跑了。”这位妈妈说。

  记者亲眼目睹的这两幕,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在不少大学生的确存在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但是也有一些学生的生活比较节俭,吃苦能力比较强。”昨日,成都理工大学的小唐说,这与家庭教育和家庭条件有很大的联系。

  “现在的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过分溺爱和顺从,造成了学生不正常的消费心理。”成都一所高校的马老师称,家长应该对孩子做正常消费观引导,如果一味顺从和溺爱,不但会影响到孩子自力更生和吃苦能力,还会让孩无法正确认识到自己的“本职”——学习,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读书不是比哪个花钱多,而应比哪个学习成绩好。”一名网友的观点受到众人的赞同。(成都晚报记者 杨富)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