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文理 > 地理科目 >

高考地理背熟这些知识可以拿80%的分数(9)

2013-04-25 16:45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18、分析洪涝灾害的原因 ?

  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产生的原因(从天、地、人三方面分析):

  (1)自然原因(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占用破坏河道等。

  例如,长江洪灾的原因:

  自然原因:(1).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荆江段)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人为原因:(1)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3)此外,人类活动占用及破坏河道。

  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19、分析有关地形地貌

  地形成因分析:运用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与板块运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及板块的碰撞或张裂)来解释判读分析与地形有关的地理知识。

  要点:1、是否在板块生长或是消亡边界;2、内力作用是否形成褶皱和断层;3、在哪个地理背景,受何种外力

  举例: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怎么样形成的?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各属于哪个板块?

  答: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岩石破碎;雅鲁藏布江侵蚀下切。喜山属于印度洋板块;冈底斯山属于亚欧板块。

  20、分析滑坡、泥石流的成因:

  (1)、地质条件(2)、地形条件(3)、降雨条件(4)、人为因素(如植被破坏、工程建设等)

  举例:分析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原因?

  (1)自然原因: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 ;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

  (2 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

  21、分析地震产生的原因:

  (1)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

  (2)形成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3)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害等

  22、减轻地质灾害的措施:

  (1)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

  (2)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

  (3)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4)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

  (5)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

  (6)加强国际合作等。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