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措施落实了吗?
“都是表面功夫”
采访中,许冠群把一份学生顶岗实习手册递给了记者。该校的《顶岗实习手册》规定,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实习可由学校派遣,也可自己联系。其中“学院指导教师要求”一栏明确写道:老师每周至少与学生联系一次,定期到实习单位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及学生沟通、交流。
“都是表面功夫。说是学校派遣,其实真正能得到机会的只有少数,剩下全都是自己联系。说让老师定期联系学生,还要去实习单位交流,据我所知,真联系的没几个。”许冠群有些惭愧,这种“放羊”式实习为意外事故埋下了隐患。
另外,记者发现,在长达15页的手册之中,“安全”二字竟然从头到尾都没出现过。
“学生安全得不到保障,学校难辞其咎。”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副所长王寿斌认为,在职校学生就业供不应求的背景下,职业院校大都不指望通过做好实习来“消化”毕业生,因而也就普遍不太重视学生实习工作。这种理念反映到实习指导教师身上,就表现为没尽到联系、指导学生的职责。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主任夏军指出,当下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实习内容与教学目标不一致以及岗位层次过低、地点分散等问题。“学生的实习预期目标与现实状况存在较大落差,导致学生思想消极,极易引发事故。”
事实上,职校生实习意外事故频发,并非今天才有。那么,这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为何“久攻不下”?
“问题难解,根源在于迟迟没有建立长效制度。”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振洪指出,实习安全风险管理的机制薄弱,导致很多学校没有制定具体的实习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由于实习生不受《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保护,很多企业对管控实习生的安全风险不够重视。
“作为既是学校教学、又是企业工作的一项具有特殊性的培养环节,学生实习理应实行学校和企业‘双主体’的协同管理,但实际上这种管理恰恰是处于‘单主体’或者‘无主体’的状态。”王振洪说。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