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周小斌说,浙工大并不担心生源质量。“三位一体报名也有门槛,需会考成绩11个A,全省大约只有一万人左右,因此他们的基本文化素质是排名前列的。”
浙工大为此进行了连续几年的“对比调研”:每年从“三位一体”招录生与普通招录生中各随机抽取100名学生,从入学成绩、大学平均学分绩点(绩点:根据每门课的成绩计算而得,60分绩点为1,每增加1分增加0.1个绩点,100分为5个绩点。平均学分绩点是将分数换算为绩点,之后按学分加权平均分方法计算)、排名前20%的人数等方面对比调查。
结果显示,“三位一体”招录生的高考分数偏低,但入学一段时间后,整体稳定在中等偏上,比普通招录生的成绩绩点高出约8%;2011年,文科生的入学分数排名在前20%的只占10%,理科生不到6%,但入校一两年后,人数分别提高到26%和22%。
经贸管理学院2011级学生徐西蒙就是如此。他的高考成绩只有575分,而工商管理专业当年在第一批录取最低分为594分。由于徐蒙在自主招生测试中表现优异,他以低于录取线近20分的成绩被录取,当时是全系倒数第一。
3年后,他已是企业管理专业综合分排名第一,并先后获得浙江省“挑战杯”创业大赛一等奖、浙江省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一等奖等重量级奖项。
“这批学生往往视野更开阔,内心更自信。平时或多或少因为自己的业余爱好,部分影响了在应试教育方面的投入。但到了大学这个舞台上,个人特长和素质得到了充分体现。”朱成康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三位一体招录生的最大优势,是他们能在高中阶段较好地处理个人爱好和学习的关系,“因此到校后能更快适应大学环境,参加社会活动、科技竞赛、成为班团干部的比例都比较高”。
活跃、外向、实践能力强的特点,在杭州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幼儿教育专业的三位一体招录生中更为突出。杭师大教育学院副院长温正胞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该校“三位一体”学生单独成班,入校后更易对比观察,“高数等基础性学科,老师们普遍反映普通高招进来的学生基础好,领会能力强;而一些实践性强的专业课,三位一体学生的课堂气氛明显活跃,组织和动手能力都比较强”。
在沈忠华看来,如果要招到好学生,30%的自主权就够用,不需要100%。“完全由高校行使自主权也有不公平之处。现在教育水平城乡差别很大,城市学生在自主招生环节明显占优。”
“运行四年下来,确实感觉到招到了想要的学生,”周小斌说,“也在全校引起思考,我们到底要招什么样的学生。”周小斌坦言,以前招生由招生部门去完成行政任务,现在则是教授、考官说了算,他们可以将自己的培养理念贯彻在招生环节上,“招生不再是行政部门完成行政命令的过程,教授要参与进来,学院院长也要参与进来。”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