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级投身学术最多达19人
执教的学科最多的是物理与力学
少年班成立36年来,不少毕业生投身学术界。
据统计,1996级少年班(含00班)校友留在学术界人数最多,达19人。1994-1997级少年班校友(62人),占总人数近三分之一。而1982级和86级人数最少,仅1人。
少年班校友执教的学科涵盖物理与力学 (40人)、计算机软件与信息技术(31人)、生物医药(29人)、数学与统计(25人)、经济管理(13人)、电气与自动化(15人)、化学(10人)、地球与环境(5人)、材料(5人)、工业工程(4人)、心理(3人)、机械工程(3人)、通信(2人)航空航天(1人)、土木工程(1人)、天文(1人)等领域。
31人在国内一流名校担任教授
80后陈宇翱入北戴河专家团
就国内而言,有31人在中国科大、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等一流名校或国立研究所担任教授(研究员)。78级第二期翁征宇,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首位“杨振宁讲座教授”。 8800倪四道,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在东南亚死伤惨重的海啸之后,倪四道发布的海啸早期预警算法在学术界与媒体都引起轰动。9500张福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为中国第一块芯片——龙芯CPU的研制做出重要贡献,是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1998级的陈宇翱,2013年欧洲物理学会授予2013年度“菲涅尔奖”。目前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在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部工作,日前又召入北戴河专家团,赴北戴河休假。据悉,陈宇翱是被党中央、国务院“强制”暂离工作岗位的,因为他每周工作70个小时左右,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之下,只有32岁的他已处于亚健康状态。
2014年在中国担任教授
人数是2005年的4.81倍
在国外而言,少年班校友的成就同样瞩目。全球最著名的理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有六位中国科大校友教授任教(为中国高校前茅),三位来自少年班:李巨(90少)、王棋琪(9900)、傅亮(00少)。已知有31人在国外一流研究型大学任正教授,骆利群(81少,斯坦福大学)、庄小威(87少,哈佛大学),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少年班校友在境内外的教授比例,已在九年之内已从对比悬殊,变得极为接近。2014年在中国担任教授的人数是2005年的4.81倍。调查预测,在未来5年内,少年班校友中外教授比例可望出现黄金交叉。也即,国内的少年班教授比例几乎确定反超海外。
海归教授中,不少选择前往最艰苦的地方工作——钟扬在日本留学后前往复旦大学任教,其后更前往世界最高学府——西藏大学任教,成为该校第一位长江学者。钟扬花5年克服高原反应,已“援藏”14年。钟扬身后的77位少年班国内教授中的绝大多数,均为海归。2014年7月,哈佛大学博士、波士顿大学数学系李思(9900)举家回国,出任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