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24时,北京市2014年高考第一次志愿填报结束,7万余考生的志愿信息被封存,任何人不得更改。目前已有19所拥有自主招生资格的在京高校通过“阳光高考”网站公示认定考生信息,北京市上千名考生获得自主招生认定,将享受录取优惠。
青睐京外高校考生增多
志愿填报期间,从多所中学了解到,北京考生的眼界正在放宽,越来越多的考生青睐京外高校。
据24中教学主任牟晓萍介绍,与往年相比,2014年选择外地高校的人数有所增加。该校有一位学生坚定地认为物联网工程在西部发展空间较大,于是报考了重庆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西部高校,甚至打算将来毕业不回北京,在西部就业。据了解,这位学生的学习成绩属于中等,如果报考在京高校,考取“211工程”名校的难度较大。“报考外地高校,正是这孩子的聪明之处。”该校老师说。
据牟晓萍分析,学生选择外地高校,一是外地高校竞争没有在京高校激烈,二是学生将来的发展空间更大。
一些复读生为求稳妥,也逐渐开始关注京外高校。据精华高考学校校长宋晓垒透露,很多复读生不想再品尝落榜的苦涩,以稳为主,选择京外“985工程”、“211工程”名校的考生逐渐增多。
华中科技大学北京招生组组长顾馨江也透露,2014年参与该校“一对一”咨询的人数比往年增加50%,这也证明了有越来越多的北京考生开始青睐京外高校。
录取期间还有机会“修正”志愿
据了解,为给考生更多的上学机会,依据市考试院的规定,每批次正常录取结束后,将公布未完成的招生计划,征集线上未被录取考生志愿,进行补录。补录结束后如仍有计划未完成,还将可能降分补录。
依据往年惯例,本科各批次均有补录,有的批次还不止补录一次。这意味着仅仅是本科就至少有四次补录机会,考生即便此次志愿填报不理想,还可以利用这些补录机会“修正”志愿。8月,北京市还将征集专科志愿。专科批次正式录取后,也将设置补录环节。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