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北京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2014年语文卷新增的“微作文”,成为考生备考的重点。北京四中、北师大二附中等学校的语文名师建议,考生准备“微作文”时,没必要紧贴社会热点来押题,出生活类应用文的可能性更大。此外,写作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以内。
老师观点 没必要刻意押社会热点
2014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被“一分为二”,总分仍为60分。除原有的大作文外,新增了一道分值为10分的“微作文”题,全面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对于这道新题型,有考生仍沿用往年为大作文押题的办法,结合近期的社会热点,预先准备几篇“微作文”。
北京四中语文高级教师连中国表示,“微作文”是首次出现在高考中,他预计题目不会很难。“考生不用紧张,更不要乱押题。”他认为,高考中的“微作文”题,会保证每名考生都有话可说。
北师大二附中语文高级教师何杰也建议,考生不要刻意准备很多社会热点问题,“题目都是生活中能遇到的事情”。他提到,考生也不必大量去做“微作文”的模拟练习,“只要把自己想说的,清晰、简短地表达出来就行了。”
可能出生活类应用文
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的王乃中老师谈到,“微作文”大致可分为应用型、议论型和场景描写型三种,“2014年的‘微作文’应该是应用型”。他解释,议论型很像阅读延伸题,考生都做过类似的练习。而场景描写型,已在北京中考新题型中有所体现,高考再出的话有重复之感。
王乃中进一步分析,“微作文”出紧贴日常生活的应用文,可能性更大,“比如感谢信和通知等”。如果出应用文,可能跟日常生活的某个片段有关。如家庭生活或校园生活等,“肯定得紧贴其中之一”。因此,考生对生活的一些观察和想法,是准备“微作文”的重点,“跟社会热点关系不大”。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